"老安寨"古茶韻事
文/肖端菊
百年古茶,糯扎茗翠;群山環(huán)抱,鸚鵡神居;清泉滋養(yǎng),百樹津融;蕁麻庇佑,頤養(yǎng)深閨;靈秀甘飴,香氣四溢;思城大地,獨此一絕。
三國時期,孔明興茶,茶馬古道,絡(luò)繹不絕。康乾嘉緒,大興茶道,馬幫穿境,竹筏渡江,翻山越嶺,白馬山頭,人馬皆疲,行至于此,仙境所戀,安營扎寨,休整蓄力,阿羅阿美,情定三生。漸種茗茶,四千余株,七鄰相望,百年懿養(yǎng),品性端久,始得其名—老安寨。
孟母三遷,擇鄰育子;茶戶三遷,護茶大美,百年芳華,不爭不染;山泉煨浴,芙蓉亦羞;四方茶匠,慕名而來;得而飲之,再無他戀。
關(guān)于老安寨,流傳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。傳說,有一位年輕的馬幫小伙叫阿羅,在一次隨馬幫途徑白馬山時落單被野牛群攻擊,又誤入蕁麻草叢中,渾身是傷的他在絕望之際,被好心的彝家姑娘阿美發(fā)現(xiàn)并救治。兩人情投意合,喜結(jié)連理,婚后的日子過得溫馨甜蜜。有一天,阿羅曾經(jīng)的馬幫兄弟路過,馬幫首領(lǐng)馬鍋頭要帶阿羅走,并許諾將此地定為馬幫休整之地,路過此地時提供機會讓兩人見面。阿羅走后,阿美等啊等,卻一直沒有等來她的阿羅阿哥。兩年后,阿羅憑借著自己有勇有謀被推選為馬鍋頭,帶著馬幫回到了彝家山寨尋愛妻,卻得阿美因生孩子難產(chǎn)和過于思念阿羅已經(jīng)撒手人寰。阿羅萬分悲痛,他將馬幫帶來的茶籽分發(fā)給寨里的人,教會他們種茶的技術(shù),并把這個寨子改名為老安寨,意思是馬幫來到這里安營扎寨,寄托了自己對亡妻的深深思念。
老安寨寓意為安營扎寨,平安吉祥之意。這里的村民多為布朗族、彝族,他們祖祖輩輩都是勤懇的農(nóng)民,依靠著山地的獨特氣候、土壤、地形,掌握著靠山吃山的獨特本領(lǐng)。相傳在1660年左右,這里的先民在耕田種地的同時還借助著茶馬古道做著營生,在與馬幫、茶商、鹽商等頻繁接觸之后,他們悟出了吃茶也和吃飯、吃鹽一樣,在人們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道理,于是他們開始在村子附近和自家房前屋后種植上茶樹。
茶樹種下以后,枝不密、樹不高、干不壯,但是周圍卻長滿了茂密的古柏樹,這既為茶樹提供了遮陰避陽的條件,又給茶葉增添了一抹獨一無二的香氣。雖然在上百年的歷史進程中,古茶園歷經(jīng)了火災(zāi)、村寨外搬、大集體時代生產(chǎn)勞動繁忙疏于管理等諸多困境,但是古茶樹依然“舊藏深閨”待人覓、獨存余香等人尋。
獸有獸王,茶有茶王?!柏暸!保诓祭收Z里是茶王的意思,是最上品茶葉的稱號。老安寨古茶園里的“貢?!保倭⒃谝槐姴铇渲?,枝干顯得格外霸氣,加之沖泡后滋味鮮爽,回味綿長,最能配得上茶王的名號?!奥榕!?,是布朗話里茶姑的意思,與茶王陽剛的王者之氣相對應(yīng)的是“麻牛”自帶的幽幽香蘭之氣,香高悠遠,飲后舌底涌泉,柔中帶剛,更加符合“茶姑“的要求。老安寨古茶園的年產(chǎn)量在600-800公斤左右,“貢牛”“麻?!眱芍牾r葉年產(chǎn)量分別為20公斤、10公斤。
村寨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“吃茶要吃安寨春,神清氣爽賽神仙。”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侵蝕,三百多年來,這里的茶樹經(jīng)歷了一年又一年的風(fēng)雨,茶香味愈來愈醇。在生活條件和勞作條件得到改善的今日,人們又重拾老安寨,對古茶園的管理也逐步進入科學(xué)化、精細化,試著把老安寨古茶推向市場,不斷打響“百年深山古樹茶”的名號。
來源:瀾湄名鎮(zhèn) 夢里港灣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